亞馬遜河,亞馬遜河全長6440公里,流域面積691.5萬Km2,約占南美大陸總面積的40%;為世界第二長河,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從秘魯的烏卡亞利-阿普里馬克(Ucayali-Apurimac)水系發(fā)源地起,全長約6,751公里,它最西端的發(fā)源地是距太平洋不到160公里高聳的安第斯山,入口在大西洋,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約66000億立方米,相當于世界河流注入大洋總水量的1/6。
河口寬達240公里,泛濫期流量每秒達28萬立方米,瀉水量如此之大,使距岸邊160公里內的海水變淡。
按流域面積計算世界五大河流的排名。
第一名,亞馬遜河,流域面積691.5萬平方千米,它是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約占南美大陸總面積的40%,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從秘魯的烏卡亞利-阿普里馬克水系發(fā)源地起,全長約6,751公里,它最西端的發(fā)源地是距太平洋不到160公里高聳的安第斯山,入口在大西洋,流經秘魯,大部分在巴西境內。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約6.6萬億立方米,相當于世界河流注入大洋總水量的1/6。
第二名,剛果河,流域面積370萬平方千米。它是世界上流域面積第二大的河流,僅次于亞馬遜河,也是世界上流量第二大的河流。
上游盧阿拉巴河發(fā)源于扎伊爾沙巴高原,最遠源在贊比亞境內,叫謙比西河。北流出博約馬瀑布后始稱剛果河。干流貫穿剛果盆地,呈一大弧形,兩次穿過赤道后注入大西洋,流經安哥拉、贊比亞、中非、喀麥隆、剛果(布)、剛果(金)等國,在剛(布)境內長達1000多公里。
第三名,尼羅河
尼羅河是一條流經非洲東部與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尼羅河流域面積325萬平方千米,它也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與中非地區(qū)的剛果河以及西非地區(qū)的尼日爾河并列非洲最大的三個河流系統(tǒng)。尼羅河長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有兩條主要的支流,白尼羅河和青尼羅河。發(fā)源于埃塞俄比亞高原的青尼羅河是尼羅河下游大多數水和營養(yǎng)的來源,但是白尼羅河則是兩條支流中最長的。尼羅鱷居于此地。尼羅河在印第安人語言叫月亮的眼淚。
第四名,密西西比河
該河為北美洲河流之冠,與其主要支流加在一起按流域面積計算,是僅次于南美洲亞馬遜河和非洲剛果河,位居世界第三流域面積為322萬平方千米的大河。密西西比河作為高度工業(yè)化國家的中央河流大動脈,已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商業(yè)水道之一。這條曾經難以駕馭的河流流經北美大陸一些最肥沃的農田,如今已經由人類控制并加以利用。密西西比河有兩個旁支——東面的俄亥俄河和西面的密蘇里河。
第五名,鄂畢河,流域面積297.5萬平方千米,大部分在俄羅斯境內,它的上游是中國的額爾齊斯河。屬北冰洋水系。鄂畢河座落于西伯利亞西部,是俄羅斯第三大河,也是世界上的一條著名長河。
發(fā)源于阿爾泰山的比亞河和卡通河在阿爾泰邊疆區(qū)的比斯克西南匯流形成鄂畢河,鄂畢河曲折向北流,最終向東注入北冰洋。鄂畢河長3650千米,流域面積達297.5萬平方千米。流域是西西伯利亞的主要運輸通道,支流眾多,水量豐富,每年上游約可通航190天,下游約可通航150天,許多貨物沿穿越北冰洋的北部海路進出,歷史上經濟較為發(fā)達。
亞馬遜河是世界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又稱亞馬孫河流,大部分在巴西境內。
亞馬遜河流經的亞馬遜平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其長度僅次于尼羅河(約6440公里),為世界第二大河。
亞馬遜河主要支流
阿普里馬克河
烏魯班巴河
烏卡亞利河
馬臘尼翁河
納波河
雅瓦里河
普圖馬約河
雅普臘河
普魯斯河
內格羅河
馬代臘河
特龍貝塔斯河
塔帕若斯河
興古河
托坎廷斯河
亞馬遜河不屬于哪個國家。大部分在巴西境內。
亞馬孫河被譽為“河流之王”,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中段,秘魯的科羅普納山東側的米斯米雪峰之顛。其正源——烏卡利亞河,不斷地接納雪峰上的淙淙冰水,一路匯集百川之水,進入著名的亞馬孫平原。
亞馬孫河流經秘魯、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圭亞那、蘇里南、玻利維亞和巴西等國。最終在巴西的馬臘若島附近流入大西洋。亞馬孫河全長6400多公里,其支流有上千條,與干流共同組成了總長度達6萬余公里的亞馬孫河水系,其流域面積705萬平方公里,大部分在巴西境內。
亞馬遜河位于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流量最大的河流。發(fā)源于秘魯境內安第斯山脈科迪勒拉山系的東坡,有兩支河源:一支為馬拉尼翁河(Maranon,通常以該河作為亞馬孫河的正源),發(fā)源于秘魯境內安第斯山高山區(qū);另一支為烏卡亞利(Ucay-ali)河,該河源頭名叫阿普里馬克(Apunmac)河。馬拉尼翁河及烏卡亞利河穿過祟山峻嶺后在秘魯的瑙塔(Nauta)附近匯合。亞馬孫河干支流蜿蜒流經南美洲7個國家。亞馬孫河從秘魯的伊基托斯(Iquitos)至巴西的馬瑙斯(Manaus)叫索利默伊斯(Solimoes)河,內格羅河河口至大西洋段才稱亞馬孫河。亞馬孫河向東奔流橫穿巴西的北部,于馬拉若島附近注入大西洋。亞馬遜河流域北起巴西布朗庫<Branco)河河源(北緯5°).南至玻利維亞南部的馬代拉(Madeira)河河源(南緯約20°),西起厄瓜多爾昆卡(Cuenca)的保特(Paute)河河源(西經79°3l′),東至巴西的馬拉若灣(西經約48°),整個流域跨緯度25°、經度31°30′,流域面積達691.5萬km2,約占整個南美洲面積的39%,其中干流穿越的亞馬孫平原面積達560萬km2,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亞馬孫河若以馬拉尼翁河為源,全長6299km,若以烏卡亞利河為源,全長6436km,僅次于尼羅河,居世界第二。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7.5萬m3/s,年均徑流量69300億m3,年平均徑流深度1200mm,懸移質含沙量為0.22kg/m3,輸沙量為9億t。豐水年時,中游馬瑙斯附近河寬5km,下游寬20km,河口段寬80km,河口呈喇叭型誨灣,寬240km。下游河槽平均深為20一50m,最大水深100m,水位年變幅為9m。上游伊基托斯年均流量20420—28200m3/s.從伊墓托斯至人海口,亞馬孫河的平均坡度為0.035m/km。亞馬遜河長度僅次于尼羅河(約6400公里),為世界第二大河。在南美洲北部。據估計,所有在地球表面流動的水約有20-25%在亞馬遜河。河口寬達240公里,泛濫期流量達每秒18萬立方米,是密西西比河的10倍。瀉水量如此之大,使距岸邊160公里內的海水變淡。已知支流有1000多條,其中7條長度超過1600公里。20條超過1000公里。由發(fā)源于秘魯安第斯山的烏卡亞利河與馬拉尼翁河匯合而成,向東流貫巴西北部,在馬拉若島附近注入大西洋。全長6,437公里(以烏卡亞利河源起算)。支流長度在一千公里以上的有20多條。流域面積622萬平方公里,約占南美大陸面積的35%,包括巴西、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委內瑞拉等國大部或部分領土。流域內大部分地區(qū)為熱帶雨林氣候,年雨量2,000毫米以上。水量終年充沛,河口年平均流量為22萬米2/秒,洪水期流量可達28萬米2/秒以上,每年泄入大西洋的水量占世界河流注入海洋總水量的五分之一,為世界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上源地區(qū)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平均比降約5.2‰。進入平原后比降微小。中下游平均流速為0.7-1.7米/秒。水深河寬,巴西境內河深大部分在45米以上,馬瑙斯附近深達99米。下游河寬達20-80公里,河口呈喇叭狀,寬240公里,淺灘沙洲羅列。海潮可涌至河口以上960公里的奧比多斯。干流有5,000多公里可全年通航,吃水5-6米的海輪可自河口上溯3,700公里至秘魯的伊基托斯;全水系內可供通航的河道長度達3萬公里(正常水位)。水力資源也相當豐富,但尚未充分開發(fā)。亞馬遜河沉積下的肥沃淤泥滋養(yǎng)了65000平方公里的地區(qū),它的流域面積約705萬平方公里,幾乎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大河流域的兩倍。著名的亞馬遜熱帶雨林就生長在亞馬孫河流域。這里同時還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面積達560萬平方公里)。平原地勢低平坦蕩,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因而這里河流蜿蜒曲流,湖沼眾多。多雨、潮濕及持續(xù)高溫是其顯著的氣候特點。這里蘊藏著世界最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各種生物多達數百萬種。亞馬遜河是南美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流域面積和流量最大的河流。亞馬遜河發(fā)源于秘魯南部安第斯山脈,一路向東,沿途接納了1000多條支流,全長6400千米,最終注入大西洋。亞馬遜河流域面積705萬平方千米,約占南美大陸總面積的40%;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約6600立方千米,相當于世界河流注入大洋總水量的1/6。亞馬遜河上游約長2500千米,分為上、下兩段。上段長約1000千米,落差達5000米,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形成一條系列急流瀑布;下段為兩條巨大支流注入亞馬遜河的兩個河口之間的河段,因為進入亞馬遜平原,流速緩慢、曲流發(fā)達,至末端河寬約2000米。亞馬遜河中游流經秘魯、哥倫比亞、巴西、全長約為2200千米。在巴西北部,亞馬遜河水深45米,河寬3000米,流速緩慢;河中島洲錯列、河道呈網狀分布,兩岸河漫灘寬30~100千米,地勢低下,湖沿密布,排水不暢;河流兩側支流眾多,都發(fā)源于安第斯山東坡,呈羽狀分布。至中游末端,河寬至11千米,河深99米。下游長達1600千米,時而水深河寬,兩岸階地分明,地勢地低平,河漫灘上水網如織,湖泊星羅棋布,時而水面緊束,水流加快。入海河口寬達330千米,大西洋海潮可溯河直上,最遠可深入1600千米。亞馬遜河水系跨赤道南北,終年高溫多雨,物種豐富,淡水魚類多達2000余種。還有海牛、淡水豚、鱷、巨型水蛇等水生動物。流域內大部分地區(qū)覆蓋著稠密的熱帶雨林,植物種類繁多,礦產資源豐富。但是,亞馬遜河最以其為世界淡水觀賞魚主要產地而聞名。其豐富綺麗的淡水熱帶觀賞魚一直牽動全世界觀賞魚愛好者和生物學家的心。亞馬遜河是拉丁美洲人民的驕傲。它浩浩蕩蕩,千回百轉,蜿蜒流經秘魯、巴西、玻利維亞、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等國,滋潤著80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孕育了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使亞馬遜河流域成為世界上公認的最神秘的“生命王國”。亞馬遜河全長六千多公里,其支流有上千條,與干流共同組成了總長度達六萬余公里的亞馬遜河系網,其流域面積八百萬平方公里左右,大部分在巴西境內。
世界的排名前十大河流
1.尼羅河
2.亞馬遜河
3.長江
尼羅河河流穿過基奧加湖和艾伯特湖,流出后稱艾伯特尼羅河,該河與索巴特河匯合后,稱白尼羅河
亞馬孫河的源頭是在安地斯山脈區(qū)中一個海拔5597米的奈瓦多·米斯米峰的一條小溪,距離的的喀喀湖約160公里,距利馬約700公里,1971年第一次認定,直到2001年才正式確定。
溪水先流入勞里喀恰湖,再進入阿普里馬克河,阿普里馬克河匯入烏卡亞利河,烏卡亞利河再與馬臘尼翁河匯合成亞馬遜河主干流。
搜浪信息科技發(fā)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